返回博客列表

论文里的三线表到底怎么做?我摸索了好久的方法

·
橡皮写作团队
·
·
10 分钟阅读

论文里的三线表到底怎么做?

前段时间帮一个朋友改论文,发现她做的表格被导师批注了一堆问题。她跟我吐槽:"我明明照着Word默认的表格做的,怎么就不对了?"

这个我太懂了。我第一次听说"三线表"这个词的时候,也是一脸懵。什么是三线表?为什么论文里必须用三线表?怎么做才算标准?

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,把我摸索出来的方法分享给你。

三线表是个啥?

简单说,三线表就是一种表格格式,看起来只有三条线:顶线、底线,还有表头下面的那条线。

为什么要用这种格式?其实是有规定的。根据国家标准GB/T 7713.1-2006《学位论文编写规则》,学术论文里的表格应该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线表格式。

你可能会问:为什么要这么麻烦?

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三线表看起来简洁、专业。那些密密麻麻的网格线反而会让表格显得乱,读者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。三线表就不一样了,重点突出,一目了然。

我当初是怎么学会做的

刚开始我也不会,就去搜教程。网上教程挺多的,但有些写得太复杂,看着就头大。

后来我发现,其实掌握几个关键点就够了:

第一步:插入普通表格

这个很简单,就是在Word里插入一个普通表格。

比如你要做一个3行5列的表格,就正常插入就行。这时候的表格是有很多网格线的,不用担心,后面会处理。

第二步:去掉所有边框

这一步很关键。

选中整个表格,然后在"表格工具"里找到"边框"选项,选择"无框线"。这时候表格看起来就只剩下文字了,所有线条都没了。

有人可能会担心:咦,线都没了,这还是表格吗?

别急,接下来就是重点。

第三步:加上三条线

还是选中表格,然后:

  1. 加顶线:选中表格最上面那一行,在边框选项里选"上框线",线宽选粗一点(一般是1.5磅)

  2. 加栏目线:选中表头那一行(就是第一行),在边框选项里选"下框线",线宽细一点(0.75磅就行)

  3. 加底线:选中整个表格最后一行,在边框选项里选"下框线",线宽和顶线一样粗(1.5磅)

这样,一个标准的三线表就做好了。

几个需要注意的细节

关于线的粗细

这个我一开始也搞不清楚。后来发现,一般是这样的:

  • 顶线和底线:1.5磅(粗线)
  • 栏目线(表头下面那条):0.75磅或1磅(细线)

不同期刊可能要求稍有不同,但大体都是这个规律——顶底粗,中间细。

要不要加辅助线

有时候表格比较复杂,光三条线可能不够用。这时候可以加辅助线。

比如有的表格需要区分不同的组别,或者有二级表头,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横线。但记住,尽量不要用竖线,那样就不是三线表了。

我的经验是:能不加辅助线就不加,实在需要就加横线,不加竖线。

表格的其他要素

除了线条,表格还有几个部分也很重要:

1. 表序和表题

表格上方要有表序(比如"表1")和表题(表格的标题)。格式一般是"表1 XXX",居中放在表格上方。

2. 表注

如果表格里有需要说明的地方,可以在表格下方加注释。一般用"注:"开头,字体比正文小一号。

这些东西看起来琐碎,但都是规范的一部分。

怎么保存三线表样式

这个问题也有人问过我。

每次都重新设置线条确实挺麻烦的。我的做法是,做好一个标准的三线表后,把它保存成Word的表格样式。

具体操作是这样的:

  1. 选中你做好的三线表
  2. 在"表格工具-设计"里,找到"表格样式"
  3. 点"新建表格样式",给它起个名字,比如"标准三线表"
  4. 以后要用的时候,直接套用这个样式就行

这样能省不少时间。

对了,如果你用的是橡皮写作这类工具生成的论文,里面的表格可能需要调整格式。虽然AI能帮你生成内容,但格式这种细节还是要自己把关。

遇到的一些坑

分享几个我踩过的坑,你可以避开:

坑1:线宽不统一

有时候你以为设置好了,但打印出来发现线的粗细不一样。

这个问题一般是因为你在不同时候设置的线宽不一致。建议设置的时候仔细看一下磅数,确保顶底线都是1.5磅。

坑2:表格跨页断开

长表格有时候会跨页,这时候可能会断开,看起来很丑。

解决办法是:选中表格,在"表格属性"里勾选"允许跨页断行"。这样表格就能正常跨页了。

坑3:导师说不够标准

有时候你觉得做得挺标准了,但导师还是说不对。

这种情况下,最好的办法是问问导师具体哪里不对,或者看看你们学校或期刊的具体要求。有的地方对三线表有特殊规定,比如线的颜色、表格字体大小等等。

其他一些建议

参考优秀论文

如果你不确定三线表该怎么做,可以找几篇发表的论文看看,尤其是你们领域的顶级期刊。

看看人家的表格是怎么做的,线的粗细、表头的格式、表注的写法,这些都可以参考。

用专业工具

如果表格特别复杂,Word可能不太够用。这时候可以考虑用Excel做好数据,然后再转到Word里调整格式。

或者用一些专门的科研工具,比如LaTeX,它做的表格天然就符合学术规范。当然,这个学习成本可能有点高。

提前和导师确认

这个最重要。

每个学校、每个期刊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样。你做好表格后,最好先给导师看看,确认一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。

别等到最后要提交了才发现格式不对,那时候改起来就麻烦了。

说到最后

三线表其实不复杂,就是一个格式规范。

记住几个要点:顶底粗线,中间细线,不要竖线,保持简洁。然后根据具体要求做些调整就行。

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,多做几次就熟练了。到时候你也能帮别人改表格了,哈哈。

如果实在搞不定,也可以问问师兄师姐,或者看看学校的论文写作指南。大部分学校都有详细的格式要求,照着做就没问题。

好了,关于三线表就说这么多。希望对你有帮助!


参考资料

  • GB/T 7713.1-2006《学位论文编写规则》
  • 本文部分示例图片引用自AiMi Editor